快速发布求购| | | | | 加微群|
关注我们
本站客户服务

线上客服更便捷

仪表网官微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|
客户端
仪表APP

安卓版

仪表手机版

手机访问更快捷

仪表小程序

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


您现在的位置:仪表网>色谱仪>资讯列表>我国科研人员在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吸附回收技术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

我国科研人员在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吸附回收技术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

2024年11月29日 14:23:57 人气: 18525 来源: 中国科学院大学
  【仪表网 研发快讯】我国挥发性有机物(VOCs)减排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,吸附回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技术之一,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其优势前景更加凸显。然而由于VOCs吸附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,导致目前尚未形成吸附剂选型依据,迫切需要展开VOCs吸附材料孔结构-吸附量精确关系的研究。
 
  国科大环境材料技术中心张中申、郝郑平团队长期致力于吸附分离理论与技术的研究,取得了系列的研究成果。最近,他们聚焦VOCs吸附的孔结构-吸附量精确关系,首次提出具有明确物理含义的VOCs吸附量/等温线预测的方程(Q="a×ρ×Vc+b×Sc),实现了相应条件下的VOCs吸附量/等温线的预测。
 
  相关研究成果以“Mathematical Expression and Prediction of VOCs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Isotherm”为题,发表在J. Am. Chem. Soc.期刊上。论文的第1作者为张中申副教授、通讯作者是郝郑平教授。
 
  吸附量预测,是以材料孔结构参数与VOCs吸附量之间精确匹配关系并实现方程化为前提,对吸附剂与床层设计意义重要。在吸附理论模型与方程方面,著名Langmuir、Dubinin等的方程可用来拟合解释吸附等温线,但这些方程由于孔结构参数未作为变量,难以实现吸附剂吸附量的预测。学术界与产业界仍然缺乏有效VOCs吸附量预测的方法。
 
  国科大环境材料技术中心张中申、郝郑平基于填充式吸附临界孔径尺寸的探究,研究开发出具有良好可推广性的VOCs吸附量/等温线预测方程。这项工作不仅开辟了VOCs吸附量及等温线预测的新方法,还能够为VOCs控制回收领域高效吸附材料与技术的开发,提供孔径、吸附量贡献系数等可数值化的参考依据,为VOCs吸附回收技术的精细化、可量化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。
 
image.png
关键词: VOCs吸附材料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:ybzhan@vip.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仪表网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仪表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仪表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3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4、合作、投稿、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,请联系本网。
联系我们

客服热线: 0571-87759942

加盟热线: 0571-87756399

媒体合作: 0571-87759945

投诉热线: 0571-87759942

关注我们
  • 下载仪表站APP

  • Ybzhan手机版

  • Ybzhan公众号

  • Ybzhan小程序